你的位置:辉煌优配_网上实盘炒股_在线股票配资详情 > 网上实盘炒股 >

靠谱在线配资网 诗意之旅 | 那不是我的月亮,但月光也照在了我身上_肖邦_波兰_音乐

靠谱在线配资网 诗意之旅 | 那不是我的月亮,但月光也照在了我身上_肖邦_波兰_音乐

我的琴声是我留给世界的遗嘱 | 第4235期靠谱在线配资网

肖邦唯一的一张照片

1849年,于巴黎

(1810.3.1—1849.10.17)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

弗里德里克·肖邦

▼点击收听,特别分享▼

▼点击收听,中波双语为你读诗▼

为你读诗:齐伯尼·扎马修瓦斯基|波兰演员

边江|知名配音导演、配音演员

双语全文内容

展开剩余88%

当你的修指,敏感地一起,一落

当黑键与白键一呼,一应当断音与滑音在上风飞扬全世界都在下风聆听所有的烫耳都转向波兰——余光中《永怀肖邦》

肖邦,这个异域名字在中国却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程度。

就算不听古典乐,人们也总能从流行音乐、文学作品中捕捉到他的身影。

这位出生于华沙,带着波兰泥土的气息,最终走向巴黎的钢琴诗人,用他的音符书写了爱与孤独、乡愁与希望,用琴键描绘出了人类情感的完整光谱。

出名要趁早

1810年3月1日,波兰的早春,在华沙附近一个人烟稀少的乡村热拉佐瓦·沃拉,弗里德里克·肖邦出生。

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父亲来自法国一个寒微的家庭,谨慎勤勉;母亲是波兰一个破落小贵族的遗女,稳重优雅。虽算不上富裕,但开明的父母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供肖邦探索他的天性。

而小肖邦,的确早早就显露出了一个天才的特征。他记性很好并且分毫不差,拥有一种创造的本能,音乐于他就像游戏一样轻而易举。他3岁就能在键盘上即兴弹奏一些小曲,7岁创作了第一首被刊印的曲子,不到8岁就举行了第一场公开音乐会。

肖邦年轻时的画像

图源 波兰共和国外交部

对于神童,人们总是不吝溢美之词,当时的报纸就曾报道:“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他很快小有名气,并成了各种沙龙的宠儿。

在故乡的曲调里浸润,在乡村的麦田里游荡,年轻的肖邦尽情享受着他阳光明媚的黄金时代。而那些关于波兰的细节,丝丝缕缕进入了他记忆茧蛹,等待着来日化作音符。

及至20岁,被家乡人崇拜的肖邦,却被一种离开的冲动牵引。他在熟悉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停滞,对音乐澎湃的激情敦促他远行。他意识到必须要到新的地方去,进入新的喧嚣里。

启程的日子一拖再拖,终于在11月,肖邦带着他的才华和一抔祖国的泥土踏上马车。而彼时他尚未知晓,从此每个音符都将带着流亡者的乡愁。一别成永诀,去国千里,他一生将再未能踏上波兰的土地。

当人们问肖邦他音乐中所含的情感时,他常常会以"Żal"来回答。

这是一个尚未被真正定义的波兰词语,同为钢琴大师的好友李斯特对此解释道:“Żal意味着仇恨的酝酿,对凌辱的抗争,复仇的策划,冷酷的威胁,这一切蛰伏在内心深处,渴望有朝一日能复仇,或滋养徒劳的苦涩。”

换言之,Żal是肖邦忧郁的昵称,是他内心隐秘的痛苦,是他乐曲透露出的令人伤感的悲戚。

或因祖国的土地上正发生的一切令他悲愤,或因患有肺结核病的身体常常令他疲惫不堪,也或因那无疾而终的爱情。总之来到异国的土地后,昔日那个阳光、快乐、轻盈的波兰少年,便染上了忧郁。

肖邦是内敛的、理智的、冷淡的,爱情的烈火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在他内心放肆燃烧,但与乔治·桑长达9年的恋爱仍是他生命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乔治·桑,那是被巴尔扎克称为“写作的母牛”的法国最著名小说家之一,是喊出“当女人沉默之时,我让女人的声音振聋发聩”的耀眼女性。那是一个精力旺盛,智力强魄的灵魂。肖邦在她面前,相比起一个恋人,或许更像一个接受爱与呵护的孩子。

于是,或是一开始的错位,或是无数个生活细枝末节和时间的磨损,这份爱情最终在1847年以一封决裂信收场。快乐无数、失落无数,一切过往都随那些被焚毁的书信烟消云散,唯有被手指反复摩挲过的音符深知其中细节。

肖邦承认受到了伤害,但“那是能治愈的忧愁,你很快就付诸音乐了!此外,你生性如此,你的那些磨难、那些惊恐、那些焦虑,你在经受的时候偶一提起它们——随后它们就石沉大海:只在水面上留几许涟漪,一切均敉平,你永不再讲起那伤害过你的人,除了对钢琴。”(《肖邦传》)

一如Żal的真正意义,是忧伤其表,但勇毅其里的精神。它在肖邦身上所显现的,或诚如舒曼对其音乐的评价——“藏在鲜花里的大炮”。

白兰地里的心脏

今天,在华沙圣十字教堂里的一根石柱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你最珍贵的东西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这句出自福音书的经文,在此处成为了一段墓志铭,而其主人正是肖邦,或者说肖邦的心脏。

从20岁离开,终其一生,肖邦再没能回到波兰,但故乡泥土的味道,始终在他的琴声中浮动。

肖邦一生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玛祖卡,这种来自他家乡民间的音乐,是他对故国爱与忧思的象征。

诗人希普雷·诺尔维德写道:“多亏他,散落在野地里的波兰人民的眼泪,才得以用一种清澈晶莹的方式,聚集在人性冠冕。”与乔治·桑分手后,肺结核更加肆虐地侵袭着肖邦的健康,那个年代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与当代的医学常识有诸多相悖,于是疾病与忧思逐日吞噬着这个身在巴黎的异乡之人。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已预感多时的死亡终于来临,在一众朋友和姐姐路德维卡的陪伴下,这位音乐精灵魂断巴黎。

按照肖邦的遗愿,去世后他的心脏很快被取出,浸泡在白兰地的酒樽里。姐姐路德维卡将它藏在自己的裙撑底下,躲过国境线的检查,带回了波兰。

终于,在离开19年之后,肖邦如愿,重返祖国。只是斗转星移,早已物去人非。

只有那颗被封存的心脏,至今仍在华沙教堂的石柱里,随着波兰春天的风轻轻颤动。

木心美术馆 “肖邦之心”展览现场

画上石柱所示即为肖邦的心脏在华沙存放的位置

(内容来源于“为你读诗”)

责编:刘冰靠谱在线配资网

发布于:北京市